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全国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 福建省3所学校榜上有名
网络文明作为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缔造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需要亿万网民共同参与。一周下来,在村屯,在地头,记者起早贪黑,抽丝剥茧,梳理出了这个种植15万亩耕地的合作社如何给农民讲政策、谈市场,消除农民疑虑,最终科学确定种植品种的生动故事。该项目受到时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学新的肯定,批示借鉴漳州“一镇一孝廉”做法,并于2019年5月24日在漳州召开现场会,学习漳州,启动全省“一镇一孝廉”创建工作,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先后报道。
这行足迹,承载着飞控团队无数个日夜创新攻坚的汗水。”小雨是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也担任节目策划,负责采编和通联工作。
比如,《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读书类视频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收藏量同比增长%,直播观看人次则同比增长近一倍。第二章任务第四条在全省新闻界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开展理论研讨、业务交流等活动,增强新闻工作者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新闻工作者理论素养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11月2日揭晓。 6年驻村采访,让山西农民报的记者交了一大群农民朋友,每个记者都有一个“农民朋友圈”,基层党员干部更是亲切地把山西农民报称为“咱报”,成为山西农民报的忠实粉丝。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侯雪静)2023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大会暨新华网溯源中国“种子计划”启动仪式12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表示,新华网溯源中国“种子计划”是新华社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新华网联合300多家“溯源中国”产业生态矩阵伙伴发起此项行动,以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打造可信品牌,培育致富“种子”,惠及民生消费,去年累计拉动农产品帮扶销售达84亿元,受到农民朋友热烈欢迎,赢得社会广泛赞誉。面向未来,新华社将充分发挥新闻传播优势、国家高端智库优势、技术赋能优势、品牌推广优势等,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在新华社有力指导下,新华网举办此次活动,助力各地打造乡村产业可信品牌,培育致富“种子”,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品牌建设,推动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要素支撑,筑牢乡村产业品牌发展基础;注重融合发展,彰显乡村产业品牌特色价值;强化联农带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2022年新华网推出了首届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大会暨溯源中国“种子计划”活动,36个区域公用品牌、125家企业品牌及5065个产品品牌获得了品牌赋能,活动帮助撮合农产品出村进城,通过“百县千品进首都”产销对接、系列专题优品品鉴会、百家景区集体入驻溯源中国平台等丰富多样主题内容,为消费者带来可信优质产品。